豆瓣9.2!《人生第一次》:属于中国人的人生图鉴
2020年1月15日,由央视网联合SMG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系列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暖心上线。全片共分12集(现已更新至第8集),摄制组通过“蹲守式”拍摄,观察不同人群许许多多重要的人生节点,记录下了属于国人的十二个“人生第一次”:出生、入学、长大、当兵、上班、进城、买房、结婚、退休、相守、养老、告别。
这部让很多人“追着看”的纪录片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典范,不论是在东方卫视还是央视网、B站、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网络媒体都收获了亮眼的播出数据。B站用户打出了9.8的高分,超21万用户追剧;腾讯视频用户贡献了2200余万次播放;豆瓣用户也给出了9.2分的评分。不少人评论它“太好哭了”、“看完感觉像过完了一生”,将其誉为“中国人最平凡也最真实的人生图鉴”。
1.缓缓流淌的人生图景
《人生第一次》囊括了出生、长大、成家、终老等一系列话题,邀请了包括总导演在内的十二位明星作为“故事讲述人”,用克制的语言与配乐,向观众传递着一个个缓缓流动的国民故事。
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三对夫妻在迎来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时的期盼与不安;可以看到残疾人士用尽全力做好云客服服务,承担着自己第一次被当做正常人看待后的责任;也可以看到第一次进城务工的母亲用自己的选择为下一代创造着更多可能。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通过对“个体”经历的记录与阐述,将“人生”这一庞大命题慢慢拆解,使得隐藏在“个体”背后,努力生活的国人“群像”在点点滴滴的场景碎片中被建构了起来。一幅幅最真实的人生图景跃然屏幕之上。
2.珠联璧合的文案与片尾曲
生活的河流有波涛汹涌,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在平静之中缓缓流动。当选题本身看上去并无太多矛盾性与冲击力时,细腻的文案与恰如其分的片尾曲则帮助《人生第一次》在平静的河流中掀起了一丝丝波澜。
在《长大》一集中,对于诗歌与山区孩子们的关系的深刻洞察,发人深思:“在中国,很多孩子的命运和高考相关。在高考的语文试卷上,许多作文题目里,有这样一句话: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诗歌可能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但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诗歌有很多意义,它承载着很多。而放在偏远地区,它有着一个很小的作用,但非常非常重要。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
诚然,诗歌不能帮助山区的孩子们在考试中获得加分,却能给安静的他们一个表达情感的通道,打开他们心头的锁。就像独自在家上学的穆庆云写给在外打工的母亲的这首《孩子》,让电话两头的母亲和女儿敞开心扉,一场哭诉过后,是一份抱歉和一份原谅。
《孩子》
小鸟是大鸟的孩子
白云是蓝天的孩子
路灯是黑夜的孩子
母亲去广东的时候
我把我的鞋放在母亲鞋的旁边
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而在《当兵》一集中,当新兵们第一次从高空纵身跃下,这句解说词令人也跟着一起心潮澎湃:“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气。”
这一集的结尾,导演对空降兵的定义的解读也同样别具匠心:“原来,空降兵的降,不仅仅意味着降落,也意味着降服困难,决不投降。”
另一方面,片尾曲也为这部片子注入了“灵魂”。发布于2016年的杨乃文的《推开世界的门》与纪录片本无关系,但这首歌却总能在结尾处,将观众的情感推至极点。正如用户在弹幕中所说的那样,“此曲一出,边哭边笑”。
弹幕“吹爆”片尾曲
每到影片结尾,歌词“推开世界的门”,配上“空降兵打开舱门,纵身跃下”“山区的人们走出大山进城务工”这样的画面,不禁让观众高呼“这首歌跟每集都很配!”
《人生第一次》MV
3.深度共情的“人生过渡仪式”
除了解说词与片尾曲,《人生第一次》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地方还在于其内核——赋予人生节点以过渡性的仪式感。人类学中有一个“过渡仪式”的概念,非洲刚果的科塔人在青少年时期会把自己涂成蓝色,埃及的妇女有跨过他们新生儿七次的习俗,学生会在毕业时把学士帽抛向空中,这些都是属于一种庆祝式的过渡仪式(rites of passage),戏剧化的过渡仪式代表与证实某些人某一段身份地位的改变与结束。
在当代的中国,人生节点的过度也许并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见证仪式,没有国外的宗教仪式,也不再有古代的“男子加冠、女子及笄”。但从婴儿阶段一路成长,迈进校园,成家立业再到安享晚年,每个节点仍然保留着中式人生哲学的独特意涵。因此影片即便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也能激发起观众关于生命中“小而美”的时刻的强烈共鸣。
《长大》
有学者评论《人生第一次》是“升级版的百姓故事”,在扎实的纪录片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启迪,给人以温暖。
也许这就是纪实影像的独特魅力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传送门: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吴禾昆 张嘉琪
编辑:徐嘉伟